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,內蒙古電力設計公司認為由于電能易于轉換、傳輸和控制,蒸汽動力逐漸被取代,成為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技術基礎。20世紀以后,電力的生產主要依靠火電廠、水電站和核電站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我們也使用潮汐、地熱和風能來發電。電力的傳輸和分配主要通過高低壓交流電網絡來實現。作為輸電工程技術的發展方向,重點是研究特高壓(100萬伏以上)交流輸電和直流輸電技術,形成更大的電力網絡,研究超導體輸電的技術問題。20世紀的大型電力系統將發電、輸電、變電、配電和用電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,成為社會材料生產部門中空間跨度廣、時間協調嚴格、分工復雜的物理工程系統。
電能作為一種能源形式,具有轉換方便、運輸方便、控制方便、使用方便、清潔經濟等優點。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,電力逐漸取代了蒸汽機作為18世紀工業革命的技術基礎,成為現代社會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技術基礎。
生產
自20世紀以來,電力的生產主要是火電廠、水電站和核電站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我們也使用潮汐、地熱和風能來發電。為了加快電力生產的發展,一方面需要建設大容量單元(近100萬千瓦)和大容量發電廠(數百萬千瓦)。同時,應根據當地情況建設各種中小型電站。內蒙古電力設計此外,我們還應關注未來,開發磁流體發電、核聚變發電、超導體電能設備等電力生產新技術。
輸送與分配
電力的傳輸和分配主要通過高低壓交流電網實現。近30年來,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發展迅速,在一些輸電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。因此,作為輸電工程技術的發展方向,重點是研究交流輸電和直流輸電技術的特高壓(100萬伏以上),形成更大的電網,以及超導體輸電的技術問題。
使用
電力的使用已經滲透到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,成為工業、農業、交通和國防的主要動力形式,以及人們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,廣泛應用于拖動、照明、電熱、電化學和通信。電能作為一種產品,與其他類型的產品不同,它不能儲存。因此,由電廠、輸電線路、變電站和配電網組成的電力系統必須與用戶的電力消耗一致。這使得電力生產與國民經濟和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。即使是短期停電也會帶來巨大的危害,大面積的停電也會給國民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,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。內蒙古電力設計因此,在電力工程的規劃、設計、施工和運行中,必須注意確保供電的高可靠性。